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热搜: 南海 钓鱼岛
您的位置:首页>资讯频道>公益信息>正文

中国公益慈善:未来二三十年将进入蓬勃发展期

时间:2013/4/7    出处:南海网    点击:1564

分享到:
中国公益慈善生态仍处于探索阶段

  未来二三十年将进入蓬勃发展期

  ■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杜颖

  作为具有慈善悠久传承历史的国家,在过去数十年时间里,中国慈善事业一直由政府主导,而伴随非公募慈善和社会企业的发展,这一状况正在被打破。在今晚举行的博鳌论坛“公益慈善与社会企业的亚洲探索”夜话活动中,与会嘉宾认为,中国整个公益慈善的生态处于探索和发展的时段,在未来二三十年必将进入蓬勃发展期。

  中国公益慈善生态逐步好转

  2004年,中国颁布《基金会管理办法》允许个人创办基金会,成为实质上中国慈善事业的一个转折点。爱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王兵说,中国非公募基金会逐步发展起来,如今非公募基金略多于公募基金。但是中国的非公募基金会按去年的数字,有一半的基金会每年捐赠收入大概在100多万元左右,所以处于生存和发展比较困难的状况。

  “中国公益慈善的生态,正处于一个在探索和挣扎的阶段,但也在一个发展阶段。9年来,有很多企业成立了基金会,中国企业家开始在中国公益生态上有了一些探索和发展。”王兵说,企业公益力量虽不是很强大,但已比原有的小型非公募基金会和社会企业要大得多。再过20年至30年,他相信在中国社会改革发展的情况下,这些基金会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华为、联想和万科。

  社会企业期待做大做强

  在谈及中国慈善的又一载体———社会企业(也称民非企业)时,王兵说,中国的社会企业刚刚起步,在政府政策和法律层面都极不配套。其投资人没有财产权,也不能分红,股权不能转让,企业不能贷款,也不能设分支机构,严重阻碍了社会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社会和政府都伸一把手,帮助做大做强。

  而万通董事长冯仑表示,社会企业本身是公益领域里的一个创新模式,是商业的形式,但目标却是惠及社会而不是惠及股东,“今天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以企业治理经验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来。”冯仑认为,商业经营和公益慈善两件事不应互相妨碍,更不要因为商业而让别人怀疑做公益的动机。

  冯仑说,通俗来讲,企业赚钱的事和捐钱的事不能牵扯到一起,人员也不要有牵扯。如果名义上做慈善,实际在私下“偷钱”,这将非常麻烦。

  企业作慈善用脑更要用心

  美国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希奈戈研究所主席佩姬·杜拉尼说,对于慈善事业,从她的祖辈建立企业开始就已有争议。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强,争议还会持续下去。在佩姬·杜拉尼的眼中,慈善是对人类的普爱和博爱,但现在,慈善更多地由“给钱”来替代。社会能否给人带来足够的安全感、好的生活,很大程序上也取决于人与人之间是否彼此有更多的支持,社会上有多少资本可用于慈善。

  “我们应该带着善心、带着激情和技能,用心用脑去做慈善事业,也带动家人和亲朋,将做慈善事业的价值观一代一代传续下去。”佩姬·杜拉尼说。

  (本报博鳌4月6日电) 

【已有0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声明: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评论内容必须在5-500个字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