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免费注册|忘记密码?

 
 

热搜: 白云山 南山&
您的位置:首页>旅游频道>地方文化>正文

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探秘海南7个古村

发布时间:2013/1/14   出处:南海网   点击:1125

 海南古村韵味长

  2012年底,海南省有7个传统村庄入选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7个村落分别是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定安县龙湖镇高林村、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和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办上丹村、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龙华区新坡镇文山村。全国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共有646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庄入选。

  传统村落是一个地区的历史记忆,它们的建筑风格、人文遗迹,或是名人往事,是一个地区最珍贵的文化财富。海南7村的入选,足见它们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

  十八行民居成一村

  

 

  文昌十八行村始建于明代的建筑群。 李幸璜 摄

  村庄故事 /

  文昌市素来有侨乡之称,会文镇十八行村,就是一个侨味浓郁的古朴村落。

  十八行村位于会文镇的西部,距离会文墟约5公里,总户数66户、人口233人。十八行村的最大特色是现存古建筑规模大、较为完整、别具一格的民居十八行。十八行是以十八行、坎头东、坎头西和槟榔园等四个村庄的村舍连接而成的十八条民巷,以村中成扇形分布着十八行前后对齐、高低有序、房屋相连的多进院落,这种民居特色彰显出村民的团结与和谐。

  村庄里的房子坐南朝北,按十八行建造,寓意“兄弟同心,邻里不欺”。所谓“同心”,是指每行屋子内住的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辈直系亲属,在“行”的中轴线上,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上下对齐,以示“同心”;而“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以示邻里相互平等。

  十八行村的村民大多为林姓,村民介绍,其始祖明代从福建迁来,已有560多年历史。当初从福建迁移到此的林姓先祖只建了一行老宅,随着林家的繁衍生息,子孙渐渐多起来,于是不断建房,逐渐形成了十八行的规模。

  传统余韵 /

  走进十八行村,长长的院落分布在长长的巷子两旁,一色的青砖瓦房,笔直而齐整。排水的沟渠,扇形的古宅,安静的巷子,一行一行地平行分布,整整十八行。站在正屋的庭院上看,各家各户的正厅前后大门洞开,由顶端可以一直看到底端的房子,视线非常通透。每行院落间都留有相当间距,形成村巷,是各户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这种布局使宅子之间相互分开保持独立,又阡陌相连。

  2010年,十八行村被选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为海南省首例。在这里,有屹立400多年的古宅“九牧堂”,房梁屋脊雕龙画凤,小院花木丛生,别有一番韵味;有明代石制荷花缸、清代上马石、抱鼓石、石制马槽等雕工精美的珍贵文物,是清初江西高安知县的林运鑫在世时所用。 

 更名寓意“保平安”

  

 

  三亚保平村明清民居建筑群。  程范淦 摄

  村庄故事 /

  保平,中国最南端的古村。静静流淌的宁远河环抱着一座座民居古迹,无声地向世人讲述着这座千年古村的历史。

  古称“毕兰村”的保平村位于三亚市崖州古城西南八里,全村居住面积0.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800多人,保平人世世代代以海为生。据《崖州志》记载“保平港受宁远水入海,州治要口。”保平港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古崖州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天涯驿站。到了战事纷繁的清代,古崖州海防炮台多处设于此,保平村成为海防重地。

  为防水患保世代平安,作为清代崖州五都的古村,更名为“保平村”。

  保平村是一个文教昌盛的书香古村,自古就有“保平多贡生”的美誉。明清两代,共有40余位贡生从保平走出。保平书院、革命公园、九姓祠堂、保平桥等10处文化古迹,见证了保平古村始自唐代的辉煌和繁盛。

  “保平人张邦玉常著诗歌以训迪弟子”,是地方志中关于崖州民歌的唯一记载。保平村是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崖州民歌”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兴起于宋代、繁盛于明清的崖州民歌,现任传承人为张邦玉的第六代裔孙张远来和张远源。

  传统余韵 /

  保平村现拥有海南省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最集中的明清古民居群,23处一类历史建筑和166处二类历史建筑,堪称海南明清古民居建筑群的“活标本”。

  保平民居多是三合院,独立的院落式布局按纵深为轴线,呈现前低后高、左右对称的布局。独具特色的门楼、照壁、接檐、白墙灰瓦、通风窗体较好地适应了高温、强日照、多台风的气候,其中“一剪三坡三檐”的建筑形式为崖州地区所独有。民居室内的木雕、神龛、彩绘和灰塑则体现古村厚重的文化积淀。

  三亚市已从遗产价值挖掘和评估入手,修缮文化遗迹和古民居院落,改善古村基础设施,传承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媛艳)

人杰地灵文山秀

  

 

  海口文山村风光。 李幸璜 摄

  村庄故事 /

  距海口城区30多公里的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文山村,是一个具有700多年历史的村庄。在文山村古老的深巷中,曾经走出过周宾、周宗本、周世昭3名进士,周洁、周尚宾、周奇健等15名举人,贡生、秀才不胜枚举。

  文山村村头有一处保存完整的墓碑和石棺,是宋朝过琼周秀梅公的第四代裔孙周榘的葬地。周榘出生于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是南宁解元赐进士,正是他带着家人迁至员山里(今文山村)定居,才有了海南周氏家族数百年的兴盛。文山村民有重视教育的传统,以“耕读传世”为荣。据传,鼎盛时期,文山村捷报频传。兄弟、父子、叔侄接连中榜,轰动一时,至今仍是世人津津乐道的佳话。为了彰扬这些高中夺魁的名仕,激励后人,文山村先后竖立折桂坊、拔尤坊、毓秀坊、登科坊、登俊坊、文魁坊、光裕坊、礼魁坊等14座进士、举人牌坊。

  《琼山县志》记载的一则典故称,明嘉靖初年,谈姓巡抚巡视员山时,看到“里中士大夫冠盖相见者不下十百”,惊问:“此何地耶,人文若此其楚楚耶?”当得知是周门一族团居于此,称赞久之,笑曰:“吾巡视多矣,未有若员山之文士接踵,官员济济如此里者!”自此,人们便把“员山里”改称为“文山村”。

  传统余韵 /

  山拥水环的文山村,自古便以“文山八景”著称。“村成莲花”、“水环玉带”便是文山村的现实写照。“仙洞聚奇”、“山城拥障”仍是本村地理景观。“五井饮和”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文山村前,一条长约1200米的文山塘犹如玉带般碧水环绕。踏入文山村,俯拾皆是数百年来遗留的古迹,随处是散落的祠堂、庙宇、古石碑、牌坊、匾额。古墙、古井抬头可见。

  文山村至今仍保存有村头、玉露、厚道、自来、甘泉5口古井,均有上百年历史。文山村前有河,村后有墙。墙上开有村门,晚上把门一关,可拒贼于外。     (林伟 陈安宇 冼欣欣)

 黎家古寨白查村

  

 

  俯瞰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 张杰 摄

  村庄故事 /

  白查村是东方市江边乡一个黎族聚居的村寨,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其三面环山,皆为丹霞地貌。这里的天空清澈明朗、芳草鲜美、纤尘不染,古朴深幽的原生态,其纯洁之美让人留连忘返。

  白查村属于黎族美孚方言支系。这个依山傍水的古老黎寨,也是黎族最后仅存的古村落,原住有71户、350多人。大约200多年前,部分居民为了找到更适宜生存之地,从俄查村迁出。

  截至今天,白查村依然保存着古老的民居船形屋、原始的谷仓、独木器具、织锦技艺等。

  船形屋,其用茅草盖顶,厚厚茅草几乎延伸到地面,远看犹如一艘倒扣的船,故称之为“船形屋”。

  为了发扬船形屋技艺,村民符亚京与符那庆被国家授予船形屋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代表人物,使船形屋在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展现其历史风貌与奇异风采。

  船形屋是几千年来黎族历史文化的缩影和见证,独具黎族原始船形民居建筑风格的白查,被人们称为黎族的“生命之舟”。白查船形屋在2008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保存完好的船形屋有86间,谷仓10间。白查村的船形屋,屋内泥土地面坚实平整。屋中间立有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象征着男人;两边立有六根矮柱子,黎语叫“戈定”,象征着女人,意即一个家庭是由男人和女人组成。

  居民收获的谷物存放在谷仓中,谷仓以基石垫底,以茅草盖顶,谷仓内外再糊上一层粘土,虽然低矮,但防雨、防潮、防鼠。

  传统余韵 /

  白查村现在依然保留着过传统节日“山兰节”的民俗,这个只属于江边乡7个黎族自然村落的节日延续了上千年。

  独木器具是白查居民的传统用具,如独木凳、独木碗、独木勺、独木枕等,在现代文明的今天,独木器具已逐渐淡出黎家生活,但白查村民却仍割舍不了对独木器具的偏好。

  在白查村中,至今还延续着婚礼、藤编、织黎锦、民歌民舞和酿酒等传统习俗,其中织黎锦在白查村仍保留着它的原始风采,女孩从小开始,就学会了这种扎染工艺。 (范敏)

东谭古村故事多

  

 

  海口东谭村委会涌潭村的“青云万里”牌坊。 宋国强 摄

  村庄故事 /

  海口市龙华区遵谭镇东谭村的历史,可以说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珠崖庙里供奉的是平定珠崖的前伏波将军路博德,抚定珠崖的后伏波将军马援。珠崖庙前方不远处有“琼州府五神庙”,里面供奉巾帼英雄冼夫人、李复侯王,都是当地人耳熟能详的维护琼崖安定和统一的英雄。被尊称为“海南花木兰”的历史英雄蔡九娘,便是东谭村人,她书写了海南巾帼传奇。

  东谭村委会有13个自然村,是一处文化昌盛、地杰人灵之地。珠崖神庙、古井、神岭、靶台、马棚、古城墙、喷泉等众多遗迹随处可见。村里还有明、清两代皇帝下旨所立的十一架古牌坊。宋代古墓群、更鼓楼、官道、古宅让人震撼。“五里三进士”、“十八杰”等文化昌盛的历史让人啧啧称奇。

  东谭的民风醇厚,村民具有琼北汉人的淳朴善良。以军坡节为代表的地方风俗活动多彩多姿,以傩戏和金子花舞为代表的地方曲种源远流长。

  传统余韵 /

  享有历史文化名村美誉的东谭村委会共有13个自然村,涌潭村便是其中一座具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

  漫步于涌潭村,掩映在浓荫碧绿下的古井、老屋、祠庙、牌坊等古建筑随处可见。村内不时可见已经坍塌或是已成危房的火山岩砖石垒起的古宅,垒房的火山岩砖石表面光滑平整。村民说,能用这些光滑的砖石筑屋的,都是大户人家。

  涌潭村的“节孝”、“贞寿”、“文瑞”等14座牌坊以及官道,似乎在向世人宣示这里曾经人才迭出、民风淳朴。明清时期,涌潭村诞生了10多位进士举人,出仕为官者为20余人。

  (林伟 陈安宇 冼欣欣)

探花故里高林村

  

 

  清代探花张岳崧故里高林村。  李幸璜 摄

  村庄故事 /

  从海口取道东线高速,约54公里的车程便来到地处定安县龙湖镇的高林村。村口一株百年榕树舒枝展叶,旁边成排的椰树、槟榔迎风轻摇。槟榔树下,勤劳的村妇在日井旁打水洗衣服,而与日井遥相呼应的是东边两三百米处山脚下的月井。日井井口圆状,位于圆势岭下,距村庄百余步,涌泉清甜甘洌,为村人饮用井。月井在村口处,出村便见。井口为半月形,其功能为日常洗盥、饮畜之用。日月双井,各司其职,功能分明,长年不枯。

  高林村,前有水田,后靠青山,静谧宜人,这里是海南唯一探花张岳崧的出生地,其次子张钟彦登进士,四子张钟秀中举人,其孙张熊祥亦中举人。

  张岳崧被誉为明清海南四大才子(丘濬、海瑞、王佐、张岳崧)之一,是海南四绝中的“书绝”。如今,“书绝”不绝,在高林村,秉承先人遗风,精通书法者辈出,后人还热衷研读张岳崧的诗文、张家名贤的历史事迹。

  行走在青石铺设的巷道之中,村里一座座石头瓦房,极具清代传统建筑风格。高林村的建筑群,坐北朝南,依山傍水,整齐划一,七纵三横的巷道,规划脉络清晰,被认为是古代海南少有的有建设规划的村庄。

  传统余韵 /

  在高林村,张岳崧的故居有两处:一处为出生时的祖屋,一处为居官后修建的晚年居所。

  张岳崧的祖屋现存正屋一幢,一厅二房,屋后有小厨房一间。院内张岳崧手植的玫瑰、木百合虽历经百年沧桑,如今依旧长势茂盛,年年开花,芬芳淡雅。而张岳崧晚年故居是一座四合院式建筑,坐北向南,据说原有三十六大小门,如今院墙、院门俱已败坏,仅存正屋一幢,后屋一幢,两侧横房两间。院内可散见废弃的古础、石柱等,院内铺有石砖,大多破裂不全,但整齐平坦,足见匠心。

  张岳崧晚年亲自筹建的张氏合族祖祠,建于1839至1840年间,具有典型清代风格。祠有山门(已毁)、前殿(已毁)、正殿、后殿、廊庑等。正殿内存“进士”匾一块、“探花及第”匾一块、有驼峰木雕、张岳崧手书之阴刻木楹联及张公墓碑石一块。

  (张杰)攀上蟾宫折丹桂

  

 

  海口上丹村仅存的古迹“竹根泉”。 李佳飞 摄

  村庄故事 /

  海口市琼山区国兴街道上丹村,又称攀丹村,形成于南宋年间,距今约800多年的历史。

  翻阅有关上丹的史料,发现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一个家族,这个家族是琼州历史上有名的书香门第,名人辈出,仅明代一朝便出了6位进士,其中两对是父子进士。

  这个家族被称为“唐氏望族”,知名人士有唐震、唐舟、唐胄等。其中,唐震是唐氏迁琼始祖,原籍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南乡人,南宋时由特奏名进士出身,历任台阁诰授光禄大夫晋太傅,淳佑年间(1241年)出任琼州刺史,因蒙古人逐渐南侵,大陆战乱,便落籍府城东厢。

  唐震落籍攀丹时,与其子唐叔建“置书书万卷”,修建“攀丹义学堂”,开始“兴礼教,以化黎民”,自此,这个村落便与文化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为琼岛培养了一大批名士贤才,包括丘濬、王佐等海南历史文化名人,都是唐氏门人。据唐氏族谱记载,王佐是唐瑶的外孙,其母唐朝选曾让王佐回攀丹求学;丘濬则是唐舟的女婿。

  明正德初,唐胄夺职还乡,20年间,他致力搜集地方文史资料,著有《琼台志》、《传芳集》等。此外,唐胄掌教书院,重教育人,先将“攀丹义学堂”改为“养优书院”,后又改为“西洲书院”。

  传统余韵 /

  如今的上丹村内,乡土建筑、旧式民居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水泥建筑,有平房,也有五六层高的板式楼房,倒是重修的唐氏大宗祠还有仿古的味道。

  57岁的村民唐南雄介绍,原来的攀丹保留很多人文古迹,例如古牌坊就有近14座,还有唐震、唐胄故居、青云桥、竹根泉、古榕树等,可惜大多文物古迹已被毁,现存的仅有由唐胄凿挖及题名的竹根泉,唐氏大宗祠是2004年前后由唐氏后裔集资,在原址上重修。

  大宗祠是一处三进青砖瓦木结构的徽派建筑群,屋内墙壁彩绘记录着部分唐氏族人的历史故事。

  (李佳飞 龙泉)

 

【已有0位网友发表看法,点击查看】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声明: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想法,评论内容请控制在5-500字以内。